亚洲汽车轻量化展
2025年7月9-11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5馆

未来汽车蓝图:铝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

在全球倡导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铝制部件凭借自身诸多优势,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未来汽车的宏伟蓝图。​

铝制部件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轻量化是提升性能、延长续航里程的关键路径。有限的续航里程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铝制部件在缓解这一 “里程焦虑”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铝的密度仅为钢材的三分之一,这使得铝制部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能大幅减轻汽车重量。​

以车身结构为例,通过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型材和板材,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重量得以显著降低。特斯拉 Model S 便是成功案例,其车身运用铝合金材料,整车重量相较于传统钢制车身的同类车型减轻了约 40%。这种轻量化设计带来了诸多好处。一方面,减轻车身重量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需克服的惯性减小,加速性能得到提升,无论是在城市道路的频繁启停,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的超车,都能更加敏捷地响应驾驶员指令。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轻量化能够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能效,增加续航里程。根据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 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 2.5km。也就是说,汽车每应用 1kg 铝材,可获得 2kg 的减重效果,这对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铝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中的应用​

.       电池系统: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仅是车辆重量的主要来源,其性能还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续航、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铝制电池包在这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首先,铝制电池包能够有效减轻重量,这对于提升整车能效和续航里程有着积极作用。其次,铝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散热,从而提高电池的冷却效率。稳定的工作温度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因过热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此外,铝合金电池外壳还具有综合应用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能够实现电池冷却循环系统的集成,因此受到了众多汽车生产商的青睐。​

.       电机和电控系统:电机和电控系统堪称新能源汽车的 “心脏”,铝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能,成为这些系统的理想材料。铝制的电机和电控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使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输出上更加高效稳定。同时,良好的散热性能有助于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此外,铝制部件的轻量化特性也使得电机和电控系统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更加便捷,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

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铝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对整个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产业的升级。​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二者的结合促使汽车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高性能的需求,铝材企业不断研发新型铝合金材料,优化铝制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强度、耐腐蚀性和加工精度。例如,通过添加特定合金元素,开发出高强度铝合金,使其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在碰撞等极端工况下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应用铝制部件,优化汽车的设计和整体性能。这种技术创新的互动,促进了整个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拓展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铝制部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攀升。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650 万辆(含出口),增速接近 30%,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 55%。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必然带动对铝制部件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铝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成功应用,也吸引了更多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其产品中增加铝制部件的使用比例,进一步拓展了铝制部件的市场应用范围。​

铝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发展中紧密相连、协同共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深入发展,它们将继续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变革,为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未来出行体系奠定坚实基础。